
超聲導藥儀的三大主要功能
超聲導藥儀的三大主要功能
超聲 超聲波作用后皮膚細胞間隙增至110-120um,作用前約為50um。藥物分子一般直徑為50-70um,藥物可達深度8-12cm。 空化作用、對流轉運及輻射壓作用,使皮膚角質脂質結構排列的有序性降低,增強電致孔的促滲效果,同時可使藥物離子獲得定向運動的功能,使藥物分子和離子沿著超聲波傳播方向運動。
|
|
電致孔 電致孔通過瞬時高電壓脈沖電場改變皮膚角質層脂質分子的定向排列,形成可滲透性的暫時的可逆的生物孔道,而增加細胞及組織膜的滲透性。 |
![]() |
電導 采用不同的波形、波幅、占空比等多參數(shù)的復合波形,并通過調制的交變脈沖電流作用使人體皮膚角質層結構發(fā)生改變,可有效去除皮膚的極化現(xiàn)象及藥物吸收的時滯現(xiàn)象,更加提高了藥物的透皮速率。 |
|
- 上一個:超聲藥物導入原理
- 下一個:超聲藥物導入的優(yōu)劣勢分析